用产品制作玻璃钢模具的可行方案(含铺层设计、用量及操作步骤)

总体来说,用产品翻制玻璃钢模具的方案是可行,能节省原模设计和制作的许多时间和费用,这是一个低成本的模具制作选择。但公差是否符合产品后期装配要求,是首先要考虑的,如果满足不了,那么这种方式就是不可行的。很多拼装件精度要求还是蛮高的,加上产品自身的变形,人工校准误差等等因素,都制约了产品直接开模具的方案。

如果,经过慎重考虑和评估,觉得还是用产品翻模具是适合的,那么希望下面的产品翻制模具制作程序,能为你带来一些借鉴和帮助。

基本流程

产品定位(做翻边)→初步校准→打磨(局部原子灰修型处理,干磨砂纸240-400目)→尺寸精确校准→清理灰尘→打2遍脱模蜡(封堵微孔)→喷涂2遍pva脱模水(确保100%脱模)→模具胶衣喷涂(0.8mm)→胶衣增强层(30g表面毡+乙烯基树脂,遮盖玻纤纹理)→过渡层(2层300粉剂短切毡+乙烯基树脂)→结构层(2-3个零收缩树脂积层糊制)→钢支架→脱模→水磨(400-1500水磨)→抛光(中粗抛光+细抛上光)→清洗(模具清洗剂最佳)→使用前模具养护(封孔剂2遍+脱模剂3遍)完毕;

铺层设计

步骤 使用纤维材料      
  材质 规格 型号 每平米用量 设计厚度
胶衣层 乙烯基模具胶衣 1000g/ m2 GC207 0.8-1kg 0.8mm
胶衣增强层 30g表面毡+乙烯基树脂 30g/m2 625TPI 0.4kg 0.4mm
过渡层 2层300短切毡+乙烯基树脂 300g/m2 625TPI 0.75kg 0.6mm
增强层 方格布 1×400g/m2 RM2000/50 0.6kg 0.6mm
  短切毡 4×300g/m2 RM2000/50 3.5kg 2.8mm
增强层 方格布 1×400g/m2 RM2000/50 0.6kg 0.6mm
  短切毡 4×300g/m2 RM2000/50 3.5kg 2.8mm
增强层 方格布 1×400g/m2 RM2000/50 0.6kg 0.6mm
  短切毡 4×300g/m2 RM2000/50 3.5kg 2.8mm
增强层 方格布 1×400g/m2 RM2000/50 0.6kg 0.6mm
  短切毡 4×300g/m2 RM2000/50 3.5kg 2.8mm
使用角钢或方钢配合方格布或短切毡进行加筋,可以使用普通树脂。本铺层模具厚度约为15.4mm
如模具设计在13mm厚度,步骤8可以忽略.

模具制作步骤及注意要点:

一,尺寸校准及处理

固定产品外壳,并校准尺寸,整体打磨约5mm(常规模具胶衣厚度0.8mm,水磨越去除0.3mm,此修正数据与打磨厚度保持一致,此未考虑后期材料收缩余量),较大缺陷需先原子灰(或玻纤腻子)修型,240-400砂纸打磨,高要求可适度抛光;

二,打66#脱模蜡两遍

封堵微孔,形成有效脱模基层。每打完一遍蜡,在完全干燥之前,用另一个干净抹布抛光至光亮;间隔几分钟后,重复本次操作。如后续喷涂PVA脱模水考虑,则无需等待,连续操作即可。

三,喷涂10#号膜

喷涂PVA脱模水目的,是确保100%的安全脱模。0左右口径枪嘴,均匀喷涂,切勿聚集流淌,喷涂两遍(总厚度约0.05mm),每遍间隔20-30分钟,确保有效气干成膜,第一遍可以薄一些。

四,喷涂模具胶衣GC207

产品为预促进,添加1.2-1.5%的固化剂,口径3.0mm,气压在4-5bar;分2次喷涂0.8mm,每次用量分别为400g每平方米(两种喷涂间隔选择:1.喷涂第一遍后,停顿5分钟排泡后,再次喷涂至0.8mm;2.喷涂一遍约0.4mm后,常温间隔1个半小时充分固化后,再喷涂第二遍;这么做的原因是为了消除针孔、气泡,并防止出现皱皮。)辨别胶衣是否适合上树脂积层的方法是:手触胶衣面,发粘但带不下来胶为准。

胶衣凝胶状态测试
胶衣凝胶状态测试,这表明还不行。

建议:胶衣喷涂后不要隔夜,至少在胶衣凝胶后,当天上增强层,以防止长时间固化粘结力降低,出现预离膜、分层等问题。

五,上胶衣增强层:30表面毡1层

625乙烯基树脂为预促进,只添加1.5-2%的固化剂MEKP即可; 采用30g表面毡,先用毛刷去点透表面毡,然后用小滚子尽可能的仔细滚出气泡;固化后,检测是否有气泡,如有用刀片调泡。(如果有倒角非常复杂的地方,表面层固化后用625树脂+白炭黑调成腻子后,配合膨体纱压实填平即可防止边角缺胶中空)

六,过渡层:2层300短切毡+625树脂

2层300g粉剂短切毡手糊层压,仔细滚压气泡,有助得到更为理想的效果,玻璃钢的强度来自玻纤增强,树脂含量越高,强度越低,充分固化等待时间为2.5小时。

七,结构层:模具积层树脂RM2000/50

产品为预促进,添加1.5-2%的固化剂; 连续糊制1层400g方格布+4层300g短切毡,也可以替换450短切毡搭配;操作时,先刷上一层RM2000/50树脂后,再铺放玻璃纤维,这样可以确保充分浸透和防止缺胶分层。 间隔2-3次这样大积层,即可达到玻璃钢模具的设计厚度。考虑到树脂凝胶时间约为30分钟,所以配料可以分几次来配;每一个大铺层需要固化预计2.5小时;在糊制下一个大铺层前,先用80目砂纸简单打磨下之前的铺层,这是为了粘结性更好,因为零收缩模具树脂含有填料。

八,上支架

上支架时间,应为最后一遍结构层模具树脂充分固化之后,建议在24小时以上,以防止加固时颤动、滑动等造成收外力拉伤模具,导致变形。

九,水磨并抛光

为提高后期加工产品的表面效果,模具脱模后建议用水砂纸打磨400-600-800-1000-1200目打磨,再进行抛光,先使用中粗抛光蜡去除砂痕,再上细抛光蜡上光,以达到镜面效果。

十,清洁模具并上脱模材料

抛光后的聚酯残留会粘粘表面,肥皂水清洗或者模具清洗剂高效去除残留。之后,玻璃钢模具打封孔剂+脱模蜡养护即可,新模具多打几次,以确保安全的脱模。

实际的玻璃钢模具制作细节程序,是需要根据不同产品的结构和要求,以及最终采用的模具材料区别,做到灵活运用,并加以变通的。仔细考虑这些问题,有助于你用最小的代价,得到一个更为理想的结果。

(83)
上一篇 2019-06-18 20:46
下一篇 2019-07-09 20:16

猜您喜欢

  • 胶衣起皱原因及解决办法(胶衣橘皮皱起的问题来源)

    两个原因是引起胶衣起皱的核心因素: 1.胶衣层过薄: 苯乙烯渗透溶胀胶衣薄层,引起表面张力不均匀,形成皱皮现象,尤其在低温树脂长时间不固化和玻璃钢立面更为突出。 解决方法:厚度控制在0.4-0.5mm左右;同时控制好积层的固化时间,避免树脂长时间不凝胶; 2.上增树脂强层过早: 多是因环境温度低,在胶衣未完全固化时,过早的上树脂层合后,两者相容交联反应,导致…

    2018-11-13
    8.5K
  • 英力士2003模具树脂 改性环氧乙烯基树脂

    标准模具树脂,乙烯基体系,经典老牌号。

    2022-11-15
    1.6K
  • UV 手电筒会固化树脂吗?

    您将学习如何使用紫外线固化树脂。但在了解紫外线如何固化树脂之前,您需要了解固化过程中实际涉及的是什么。树脂是一种在暴露于紫外线 (UV) 或阳光下时会从液体变为固体的材料。树脂分为两部分:树脂本身和使其变成固体(聚合)的硬化剂。 当这两个部分结合时,它们会形成聚合物并相互交联。该反应形成称为聚合物的分子链,使树脂成为固体材料。 如果树脂没有被阳光正确固化,或…

    2023-01-16
    2.0K
  • 温度对模具制造和铸造过程有什么影响?

    模具制造和铸造材料受温度影响的方式和环境因基础化学而不同。

    2022-11-04
    8.6K
  • 固化剂的选择是否会影响环氧树脂的成本?

    是的,固化剂的选择可以对环氧树脂的成本产生影响。以下是一些相关因素: 因此,固化剂的选择可以对环氧树脂的成本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性能需求、经济性和可行性,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选择适当的固化剂以实现成本的控制与效益的平衡。

    2023-09-20
    4.7K
  • 虫子会在树脂中腐烂吗?

    树脂是一种很好的保护虫子的产品,因为它增加了另一层保护,使它们免受元素和任何其他恶劣力量的伤害。它还为您提供了更大的显示选择灵活性。如果你想在树脂中保留一个错误,你需要先杀死它。为此,您想使用冰箱。将虫子放在一张纸上,然后将它们放入塑料袋中过夜。 目录 你能把虫子放在树脂里吗? 你能把蜘蛛放在树脂里吗? 你能把蝴蝶放在树脂里吗? 你能用树脂保存死去的动物吗?…

    2023-01-22
    2.9K
  • 你能给自己的地板涂环氧树脂吗?

    你可以给自己的地板涂上环氧树脂。这是一个 DIY 项目,但它也很简单且具有成本效益,因此您可以自定义地板的颜色、纹理和图案,而无需花费数千美元进行专业安装。您需要做的就是正确准备表面,使其能够接受环氧树脂——然后以两种不同的方式涂两层环氧树脂:首先用滚筒或刷子,然后用手。这种地板最好的部分是你可以自己做!这意味着您不仅可以通过自己动手来省钱,而且当其他人看到…

    2023-01-09
    3.9K
  • 用于具有不同热特性的基板的环氧树脂

    用于金属和塑料基材的强粘合环氧粘合剂 制造业的共同真理之一是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当然,这正是您选择特定材料组合的原因。每种材料都会带来许多好处,有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可能最明显的问题是每种材料都有自己的一组受温度变化影响的特性。 即使它们的属性仍然在您对该特定项目的要求范围内,有一件事经常会发生变化:它们的物理尺寸。材料在加热时往往会拉伸,而在冷却时会…

    2022-11-13
    9.7K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