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树脂真空导入工艺是一种通过真空辅助将树脂灌注到增强物中的技术,用于制造高性能复合材料,具有无孔、高强度和高质量的特点。
树脂导流的定义与优势
定义:树脂导流是一种通过真空泵抽真空后,将液体树脂引流至“干”织物(增强物)中,使其完全浸润并固化的工艺。
优势:
- 避免传统湿法手糊工艺中的树脂富余和性能不稳定问题。
- 消除孔隙和小气泡,提升制品强度和外观质量。
- 接近预浸料工艺的质量水平,适合复杂或大型部件制造,如玻璃钢引擎盖和船舶外壳。
准备工作:材料与设备
模具要求:
- 模具边缘需有足够大的法兰边以固定真空辅助材料。
- 表面材质建议使用环氧或乙烯基模具胶衣,也可选择玻璃、金属等材质。
设备清单:
- 真空泵:可达到99.99%以上的真空度。
- 硅胶接嘴:连接树脂进料管路和抽真空管路。
- 树脂收集器:长期使用建议投资专业设备,短期可用透气毡代替。
真空辅材:
真空袋薄膜、密封胶带、导流网、脱模布、透气毡、螺旋管、PVC真空管、纸胶带等。

材料准备:
- 脱模剂(如脱模蜡、PVA或化学脱模剂)。
- 增强物(如导流毡、短切毡或玻璃纤维布)。
- 真空导流树脂。
工艺步骤详解
模具表面处理
- 使用半永久性脱模剂涂抹模具表面,确保高质量脱模效果。
- 涂抹方法:用无绒布涂上脱模剂,等待蒸发后擦掉多余部分。新模具需涂抹6层,每层间隔至少15分钟,最后一层完成后静置30分钟以上。
增强物裁剪与铺放
- 根据产品形状裁剪增强物,确保覆盖所有边缘并预留后期修整余量。
- 对于复杂模具,可使用定型胶将织物粘贴在模具表面及层间。
添加脱模布
- 脱模布作为第一层工艺材料,铺盖增强物整个表面,面积略大于增强物。
- 作用:撕除后留下一致表面,便于后续粘接。
添加导流网
- 导流网用于确保树脂从进料管自由贯穿至层压件,即使在全真空下仍保持流动间隙。
- 铺设一层即可,必要时可多层重叠。
固定螺旋管
- 螺旋管沿模具一侧固定,用于均匀分布树脂。
- 必须直接固定在导流网上,确保树脂顺利流入。
固定硅胶接嘴
- 树脂进料端:将硅胶接嘴固定在螺旋管中间部位,确保树脂从进料管经接头流入螺旋管。
- 抽真空端:将硅胶接嘴固定在导流网或脱模布上,位于树脂进料螺旋管的对侧。
密封胶带与真空袋铺放
- 使用密封胶带粘贴真空袋薄膜,确保密封环境。
- 真空袋尺寸应比模具面积大50%,避免“架桥”现象导致产品质量下降。
连接真空管
- 在真空袋上开孔,分别连接树脂进料管和抽真空管。
- 使用斜角切割软管,并用密封胶带固定,确保密封性。
树脂进料罐与真空泵连接
- 树脂进料罐需牢固放置,导流管连接至罐底。
- 真空泵通过PVC软管连接至树脂收集器。
抽真空与调整
- 打开真空泵,观察真空袋紧贴模具表面的情况。
- 调整真空袋位置,避免“架桥”,必要时更换更大尺寸的真空袋。
真空泄露测试
- 抽真空至接近100%,进行泄露测试。
- 关闭真空泵阀门,夹紧导管,等待15分钟后检查真空计读数。若读数下降,则需重新调整密封。
树脂用量计算与搅拌
- 根据项目尺寸和增强物层数计算树脂用量。
- 按正确比例称量树脂和固化剂,充分搅拌后倒入进料罐。
树脂导流与监控
- 打开树脂进料管上的管夹,观察树脂被吸入导流管的过程。
- 监控树脂灌注时间,根据需要关闭进料口以分散树脂。
导流截止与真空停止
- 当树脂抵达树脂收集器时,用管夹关闭进料管。
- 持续抽真空10-30秒后关闭抽真空管。
固化与脱模
- 关闭真空泵,等待树脂固化(环氧树脂通常需24小时以上)。
- 固化后拆除辅助材料,剥离脱模布和导流网,完成脱模。
后处理
- 产品脱模后可进行边缘切割或钻孔修改。
- 对于高端碳纤维制品,建议使用2K清漆保护表面,防止阳光直射和磨损。
注意事项
- 安全提示:环氧树脂剧烈放热可能导致自燃,注意进料罐和树脂收集器中的树脂积聚。
- 操作细节:真空袋铺设时避免褶皱或折痕,确保密封性;树脂搅拌时需准确测量固化剂比例。
通过上述详细步骤,树脂真空导入工艺能够高效生产出高质量的复合材料制品,适用于多种工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