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胶衣固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胶衣固化效果

货卖一张皮的道理,我想不用再多说。有一些因素对胶衣固化效果有着直观影响,仔细权衡这些因素有助您能得到一个更为可控的结果。

  1. 温度——如果在低于60°F (16ºC)温度下生产部件,将会导致固化不良。
  2. 固化剂百分比——如果固化剂太低或太高,会出现欠固化现象。太高会比太低出现更严重的问题,因为残留的固化剂成为渗透剂。它腐蚀胶衣并进一步弱化胶衣。
  3. 固化剂类型和等级——不同的固化剂品牌和类型会有不同的组分比例并产生不同的固化效果。
  4. 厚度——如果胶衣小于0.3mm的话,由于体积不足,欠固化的可能性会增加且由于表面蒸发,会导致失去过 多的苯乙烯。注意:喷涂在固化胶衣上的薄膜(或过度喷涂)会导致产生水泡。不要对长期浸入水中的部位进行固化胶衣上的薄膜涂布/过度喷涂(船体,游泳池)。
  5. 污染——这些包括试剂,如:水,溶剂和有意或无意引进的材料。
(102)
材料号的头像材料号特邀作者

猜您喜欢

  • 胶衣鱼眼问题及解决方法

    胶衣喷涂后是以小圆形坑为特征的涂层缺陷,看起来像“火山坑”或“鱼眼”,这种现象在复合材料业内一般称为“胶衣鱼眼”,这一般是由模具表面张力不均匀引起的。 胶衣鱼眼 以下因素,你需要重点排查并纠正: 水,油或硅酮污染:排空空气管道;检查脱模蜡,过多和/或新石蜡涂层是较差的。 模具上的粉尘/污垢:检查设备用润滑材料,使用粘性抹布。 胶衣膜太薄:使用18±2密尔的三…

    2020年1月21日
    7.6K01
  • 模具胶衣加多少固化剂最适合(模具胶衣的固化剂比例)

    根据实践,1.5-1.8%的固化剂添加量,能达到最好的强度效果,其随着温度变化在一定的范围内调整。 在模具胶衣制备中,不要使用多于2.4%的固化剂(MEKP),过多的固化剂能导致过度收缩,造成在原模型表面过早剥离的风险。 为了达到充分固化目的,不要使用少于1.2%的添加量。 在胶衣里需完全分散固化剂,铺层前不良混合,可以导致固化不均匀、颜色变化及过早剥离。当…

    2019年4月12日
    7.9K00
  • 玻璃钢模具胶衣多厚为好?

    玻璃钢模具胶衣多厚为好? 可能对于玻璃钢新手来说,还真不知道。 根据模具胶衣喷涂经验,建议客户采用湿膜0.8mm为最佳厚度,分两遍喷涂。因为太薄不耐用,太厚又容易开裂,同时浪费材料。

    2019年11月1日
    7.9K00
  • 涂刷胶衣,还是喷涂胶衣好?

    对于胶衣——不建议涂刷胶衣。 涂刷胶衣会产生气泡,并在部件表面上留下涂刷印痕。为了便于喷涂,胶衣由过多的单体配制而成。涂刷胶衣将会在膜上保留过多的单体。 但有些情况涂刷胶衣是可接受的或不可避免的。一般是在非关键和非暴露区域铺层的后侧,通常用于美观和/或耐化学性的瓷漆或气干性胶衣。 涂刷有时会有这样情况:模具设计通过喷涂,使很难或不可能喷涂均匀厚度的胶衣。在这…

    2019年4月7日
    7.9K00
  • 如何判断胶衣树脂是否完全固化?

    判断胶衣树脂是否完全固化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触摸测试:轻轻触摸胶衣树脂表面,如果没有湿黏感且没有指纹或凹痕留下,通常表示树脂已经固化。如果触摸时仍感觉有湿黏感或留下明显印记,那么树脂可能还没有完全固化。 时间:根据制造商提供的指导,树脂固化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遵循建议的固化时间,并确保在此期间避免任何干扰或应力施加在树脂上。如果在建议的固化时间之后树…

    2023年9月30日
    7.4K00
  • 手刷模具胶衣好吗?

    无论模具胶衣,还是产品胶衣依然是推荐喷涂操作,用量少,覆盖均匀,比较容易控制厚度。但有时会遇到没有喷枪、口径不匹配或模具结构复杂等情况,你也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胶衣手刷操作的。 有人说,手糊操作会有刷痕,但在一定厚度的覆盖下,在模具表面也不是很明显的,你看到刷痕比较重是背面粘结树脂层的那面,当然轻重和你的手法也有关系。推荐你使用比较软的羊毛刷,在一定程度上…

    2021年5月9日
    5.5K0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