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打孔隔离膜的导流网组合

流动织物和穿孔薄膜集

一种独特的组合,将流动织物和穿孔薄膜集成到单一产品中。除了降低铺层成本外,它还在整个真空辅助树脂灌注过程中提供出色的树脂分布性能和一致的空气去除。通常用于各种复合材料制造操作,如树脂灌注和高压釜复合材料工艺。它被应用于船舶、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

技术特点

  • 材料:蓝色流动织物+粉色打孔膜
  • 宽度:1.45 m
  • 重量:190 g/m 2(±5%)
  • 厚度:60μ
  • 最高温度:120℃(248华摄度)

特点和优势

  • 集成解决方案结合了流动织物和穿孔膜的特点和优势,简化了铺层过程,降低了材料成本和工作时间。
  • 流动织物增强了树脂在复合材料中的流动,确保完全浸渍,并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出现干点的风险。
  • 穿孔膜能够有效去除滞留空气,减少空隙并提高最终产品的整体质量。
  • 由于其灵活性,它非常适合复杂的模具,并且可以轻松适应复杂的形状,确保均匀覆盖和一致的结果。
  • 对于寻求提高复合材料性能和可靠性同时又要遵守紧张时间表的制造商来说,这是一个最佳选择。
(87)

猜您喜欢

  • 碳纤维丝束 3K

    介绍 碳纤维丝束,是由很多碳纤维单丝集合成束的,通常用于编织成碳纤维布。 碳纤维丝本身可以用来缠绕连接处、部件或用于任何形状或大小的单向增强,特别是在模型飞机、直升飞机、小船和机器人项目中。 这款3K丝束,是我们提供的3款丝束中最轻的,我们也提供较重的丝束:6K和12K的。 数量 3k丝束,为200mg (毫克)每米。那么100m长一卷重量为20g;1kg重…

    2024-11-22
    1.7K00
  • 德国尼洛 TL2006 高温环氧胶衣Tg160℃

    主剂:TL 2006A 硬化剂:TL 2006B 概述 TL2006A/B为一种表面环氧凝胶涂层,背层可以积层方式,树脂加填充料或是纯树脂加玻璃纤维为背材。 2006A含填充剂呈黑色经搅拌后可结为凝胶,和2006B混合后可以短毛毛刷或刮刀涂刷。其可操作时间很长,经24小时后可形成一坚硬且微轫性质的表层,呈现出良好的边缘强度。可用于制作表面须施以切割或研模之模…

    2022-11-27
    1.5K00
  • 玻璃钢铝角辊(铝制树脂消泡圆角滚)

    正如其名,角落滚,边角滚,圆盘滚,角辊或者沟槽滚,其结构能快速处理边直角和狭窄区域的积层辊压。 这些铝制圆滚轮坚固耐用,塑料手柄耐溶剂,易清洗。 圆角铝辊,又称玻璃纤维消泡滚。 目的是增强玻璃钢制品的强度和平整度,并节省树脂,节省时间和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广泛用于玻璃钢工业生产,用于树脂涂层驱动气泡的整平和压实,常用于产品内部和表面的泡罩辊穿孔。 如果由于固…

    2024-11-18
    98800
  • 碳纤维丝束展开单向带 80g 25mm宽

    这种超级平整的碳纤维单向带,其束缚方式与丝束展开编织布中使用的技术是相同的,这意味着它们是完全平整的(无卷曲),因此力学性能杰出,没有明显的纬向纤维和编织线,使其特别适合用于结构、外观和艺术等领域。 其中的纤维是由非常不显眼的内部的热塑性热融丝网束缚在一起,每平米克重仅仅增加几克,就可以使得丝束展开单向带非常稳固以便于按照各种方式操作铺层。 适合应用 丝束展…

    2024-11-22
    1.7K00
  • ANDONOX PD-40 树脂固化时间缩短约50%

    树脂凝胶时间与过氧化甲乙酮相当,固化时间缩短约50%

    2022-11-18
    1.1K00
  • 碳纤维双轴胶带 – 410g x 180mm 宽

    碳纤维双轴胶带,每平方米410克,宽180毫米,+/-45°。 这种双轴胶带是一种非卷曲织物(NCF)碳纤维,由以2个方向铺设的平行纤维层组成,用变形涤纶纱线缝合。这种胶带是最常用的±45º双轴方向。由于每个层可以放置在不同的方向或轴上,因此它可以在多个方向上提供强度和刚度。 由于其独特的性能,碳多轴主要用于制造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和工业市场的部件。

    2024-11-23
    74500
  • 硕津MEKP-9 胶衣固化剂

    MEKP-9高度精制,只含有极少量的水和过氧化氢,专为胶衣开发定制。

    2022-11-17
    1.7K00
  • 黑色真空袋密封胶带

    颜色:黑色的 最高使用温度:150°C 卷筒尺寸:12毫米 x 3毫米 x 15米长 一种成本低、保质期长的黑色密封胶带,是复合材料和玻璃层压行业的首选,用于减量和低温固化。坚固而柔韧的配方具有高粘性和快速密封性。黑色还与袋膜形成良好的视觉对比,表明真空袋已完全密封。

    2024-11-18
    927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